努力做好“三篇文章”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柴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转变工作思路,着力打造“法治市监、人文市监、智慧市监”,努力做好“三篇文章”,全力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做足服务。强化服务意识,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水平,把服务手段用足做好,最大程度地方便生产经营主体和群众。优化全流程审批服务,推进全流程电子化,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决定、网上办结”全流程服务,提升便捷度和满意度。积极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让企业群众直接通过扫码调取电子营业执照办事,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在食品生产和经营许可上提前介入,对办证企业提供“预约+预审”服务模式,助推企业现场勘验“一次通过”。在企业品牌、产品标准培育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上主动上门服务。2024年,成功帮助7家企业进行专利质押融资6730万元;帮助企业制定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全市首次标准引领促进高质量发展“政企”对话交流会在我区召开。
二是优化监管。搞清楚真正的本末关系,树立监管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的理念,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加强事前宣传教育和事中指导提醒,定期开展专题普法讲座,深入企业宣传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完善分级分类“信用+智慧”监管体系,实施精准监督。依据企业行业及信用风险分类等级开展监督检查,对信用风险低的企业“无事不扰”。加强部门协作,整合检查事项,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减少和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落实免罚清单制度,对轻微违法行为的,采取责令改正、批评教育、告诫约谈等措施,督促改正,在合理的期限内改正到位的不予处罚。
三是慎重审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提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对市监部门提出了考验。不能光说“行”,也不能总说“不”。一方面,要守住底线,替政府把好关,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推动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制度有效运转,去年以来,共对17份文件开展了公平竞争审查。另一方面,对于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项目,又要留有余地,从四种例外情形中积极寻求解决办法。